
記得研究所考試時,教授問為什麼來考東華民藝所,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很多回,在心裏回答---回砂卡礑。
再一次來到砂卡礑,已經一年,河道有些改變,去年孩子們跳水的大石,位移到滿是沙石的岸邊。但溪水依然如記憶中的藍。
延著步道往上走,據說,一直往上會到泰雅族的舊部落,但得花上來回五個小時,今天的時間並不充裕,加上自己的習性,慵懶散慢,別人五個小時的路程,我應該會花雙倍的時間。因此隨著自己的性子,不強求速度,看看在水中悠游的人們,觀察走步道的人生得什麼樣子。

不一會兒,好奇的性子又發作,到了觀景平台,忍不住走下階梯,嘗試著往水裏走,今天不能跳水,但碰碰水總沒關係吧!回想上一次涉溪不知道是幾年前的事,大約是南投的河流還沒開始採沙石,筏子溪還沒生出變形魚的時候。一開始怕怕的,怕水流的力量,怕相機泡水,因此小心翼翼的蹲低了姿勢走。慢慢習慣水的衝擊,恐懼過去,生出樂趣,便溯溪而上。


延續閱讀資料:
●秀林原民與亞泥 http://www.kgu.com.tw/minority/per/12/no12_22.htm
7 則留言:
昨天看到那個天空顏色 心底有著極大的震撼
這種顏色 只有上帝才調得出來吧!
詭譎的橘紅 映著天空雲朵散發出來的神秘
有種不知將會發生些什麼似地
令人惶恐 也令人期待
我的心 還是留在港口 沒有回來
無法否認 對話裡的好幾個瞬間
觸碰到靈魂的剎那 果真會教人熱淚盈眶
想再去 再去和傳統的神秘會遇
也容讓自己的靈魂與那些個專注的靈魂相遇
其實蠻羨慕你和人交往的能力,投入情感的勇氣。
我比較遲疑,懷疑著是否要把在部落感覺到的美好,轉化為研究,那是很不一樣的事情。不論如何,港口的確是會讓我想要更認識的一個地方,連豐濱的阿伯都說港口部落很不一樣^-^,我想了解是什麼樣的力量什麼樣的背景讓他們如此的不同。
有沒有跟你說過
20歲那一年 告訴自己 再也不要進部落
那時候的心碎和哀傷 我到現在都還能夠感受
是什麼原因 讓我終於還是又可以進去部落?
這或許也是讓自己想再去找尋的罷!
投入情感的勇氣...
不曉得耶~~
在生活面前 研究其實只是附帶的東西
只是想著:只要不斷書寫 不斷思索
很多東西會出來
所謂研究 是官方語言 是讓人接受的語式
對自己而言 只是為了記錄 為了找尋
為了能與靈魂對話的古老之靈
上面是我
嘿嘿
剛剛打電話給妳,umi真是有行動力~~本來很還想拗妳帶我去。
「只是想著:只要不斷書寫 不斷思索
很多東西會出來,
所謂研究 是官方語言 是讓人接受的語式」
的確是這樣,不過身處我現在的位置,加上偶爾過於理智的思維,會想往研究的方向走去。曾經試著去接觸宗教,但一直無法完全的投入,是自己的意識過於強烈,或者其他因素,不可解。只有隨緣了吧。
這次行程實在太過匆匆
下回可以完整呆上兩天的話
再一起同行吧
以後 會有很多時間留在那兒
再來找我吧
哈哈
現在想到或是講到港口
心裡總會不自主快樂起來
嘿嘿嘿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