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圖片看得還挺有樂趣的,就放幾張上來,都是和原住民相關的,不過來源不一。
第一張是蔣經國和達悟族人,圖片來源是歷史照片資料庫,所以有奇怪的紋絡。這張照片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蔣經國的動作,再來是他的表情,我訝異於他的自然,包括旁邊的達悟青年也是一般。依著一般的思考邏輯,我納悶為什麼蔣經國沒要右手邊的朋友拿下他的帽子,也就是銀盔。喂,先生,不覺得和人家一起照相,不露出臉,蠻不禮貌的嗎??
可是蔣經國笑得仍然一臉燦爛,蹲下的姿勢也是一派瀟灑,手裏輕拿著小小拼板船,不以為意。
這讓我想起他的社會主義思想背景,由於留俄受馬克斯主義的影響,還被父親蔣介石發配到西伯利亞。這張照片是民國45年的蔣經國,約莫是待在退輔會的年代,這時的他正帶著一些退伍軍人和原住民,開闢橫貫公路,他寫到:「進入山的深處,沒有人煙,只有鳥啼獸跡,前人沒有給我們留下足跡,只有對準方向,往高處爬,越過高山,又降到谷底,再爬高,再前進,我們和刺骨的寒風博鬥,無懼於毒蛇與蜂螫的困擾,披荊斬棘。」 政治我是不懂的,不過,這時候的蔣經國真是沒有豪門弟子的架子。
在拍攝原住民的圖像裏,出現漢人的蹤影,尤其這樣大剌剌的和蕃人肩並肩,在這之前,似乎沒幾幅,蔣經國應該上得了排行榜。

另一張圖片的來源同樣是網路上的歷史照片資料庫,圖中的雕像是鼎鼎大名的吳鳳先生,而兩個大大的箭頭,可不是我加的。1904年,後藤新平巡視阿里山森林後,要求伊能嘉矩調查吳鳳的故事,1912年,吳鳳英勇救人事蹟被生產出來,「為改革山胞出草陋習,後遇番害殉職」,鄒族成為野蠻的種族。國民黨政府治台後,將吳鳳的故事納入國編教材。一直到1987年原住民民族意識提高,才推翻了這個對統治者來說,很好用的故事。
這張照片的下標是這樣寫的,「十多名自稱『原住民』的人正在嘉市火車站前摧毀吳鳳銅像。箭頭所指是兩男子持鋼鋸在鋸馬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