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06, 2005

太巴塱迷路


每次能遇到好樣的人都覺得很興奮,也才覺得人生真是有味。

接受朋友的邀約,到馬太鞍拜訪一些從事文史工作的人,包括馬太鞍古屋的楊正治先生和和溼地生態解說的拉藍‧吾那克。和楊先生沒有多談,他得去參加太巴塱國小舉辦的原住民運動會。而拉藍,我們則在工作室附近的殺山豬現場找到他。拉藍以傳統的巴拉告Palakau的生態捕魚方式、木雕、阿美歌舞,做為其部落特色,經營觀光的一個主軸,許多當地的阿美族人都在他經營的歌舞團底下工作。

很可惜的是,苛刻的我,心中總有個理想的原型,一個自我實現者的原型,但他們壓縮不到這個模型裏頭去。


倒是接下來回到太巴塱部落,我試著找到前次迷路遇見的美麗的地方,結果,又迷路了一次。後來,才知道這個地方的阿美族名就叫kamoraw,迷路。這是一個即將成立的社區營造協會基地,有著一種不張狂,清新隱性的美感。今天正好遇到Namoh,是工作室的靈魂人物。他自玉山神學院畢業之後,由於思考東部地區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因此到了日本學習無毒農業、家畜畜養,這約是十年前的時候,這時的台灣還沒有有機農業的概念,因此在執行的過程倍感艱辛。後來,便嘗試著轉型成為現在的型態。

這裏的木構房屋,全是手工自己建造出來的,所有的木材、強化玻璃、椅子、桌子,皆是廢棄材料的再生利用,裏頭有電腦教室,教導老人家使用電腦,以記錄自己的故事。還陳列有木雕班的作品,我試著詢問木雕創作在這個工作室裏的意義,Namoh表示,其實用意是相同的,都是以文化教育為基礎,教導老人家創作木雕,刻自己的故事,也在創作的過程中,回顧自己的歷史。Namoh說著理想的同時,我正坐在一個大窗的前面,忍不住遠方綠色大山的吸引,偶爾失神。

Namoh又提到,這個工作室附近的土地,其實是他和人家交換來的,他希望以環境改造為開始,經營一個美好的環境,提供文化教育累積的場所,並期望產業發展為其附加的價值。至於回顧之前幾年前東華族群所曾進駐太巴塱的社區營造工作,他表示,很可惜的,這個社造工作,錯失了傳統上幾個很有價值意義的點來做經營,例如路名、古井、年齡階級掌管的池塘(祠堂??),如果能以這幾點做為強化,應該更能達到社造的目的。因此我歸納的想法是,理解當地文化,挖掘當地的記憶,應是社區營造的重點,很重要的是不要離開部落的感覺。


未來也將成立影像文史工作室,事實上,已經有一對布農族的夫妻從八月底開始紀錄、整理相關的工作,不過,這是另外的事了,這也是非常有趣有意義的事,往後有機會再談。

星期三, 11月 02, 2005

關於石雕藝術季



不論談論任何活動,我們都可以回歸到人的需要來檢視。人類恒久談論藝術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吸引著他們,不停的回歸到這個主題??或許就如我們總驚訝於夜晚初昇的月亮,照映在海面上,散發燐燐的光亮,這種跨越時空古老的對美的想望,一直在指引我們。而當我們發現,某一種人類,肉血之軀,窮畢生之力,在刻鑿之中,竟也能雕塑出與自然比美的作品,理當讓我們讚嘆,甚至如神祇一般的信仰。這是我們敬重藝術家的原因。

真正的藝術家,是全世界的資產。

而最好的東西總是不容易理解與言說的,竊取自Joseph Campbell的說法。如何恰當的張顯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價值??尤其在一個名為藝術季的活動中,花了上百萬的公帑邀請了世界級的藝術家,主辦單位該努力達到藝術家--藝術作品--民眾間的理解,將其試為理所當然的責任與義務。以此標準檢視二○○五年花蓮石雕創作營的作法,實在草率:做為例行性的工作,文化局首先發包給廠商,徵草圖,選出三十件之後,給予每位創作者一萬元進行小模型的製作,再以小模型競賽選出十二件作品,成為優勝,獎金二十四萬元,再請這十二位藝術家來到台灣(其中有兩位本就是台灣籍),將作品放大製作出來。二十四萬元,就如參與其中的一位藝術家所說的,「這真是一筆不小的獎金!」足以吸引許多藝術家爭相報名參加---他們當中許多都是苦哈哈的。但這位創作者卻也誠實地說:「這樣的方式並不是藝術創作,我們只是丟草圖和複製,藝術創作必須不斷有腦力激盪」。的確,這次的創作營,只是整個創作行為的一小部份,甚至只是「殘骸」,而我們在石雕公園現場看到的創作者,其實只是工人,在石雕公園最偏僻的小角落,複製自己曾經的創作,而被遊客如動物園的動物一般的參觀。

問題是,如何呈現整個完整的藝術創作過程以提供民眾理解??首先,仍得培養民眾鑑賞的基礎素養,必須回歸到石雕公園常態的藝術教育功能,試著條列出幾項建議:

1.既名為石雕公園,在園內內應設有世界石雕藝術、花蓮在地石雕創作的演變歷史、形式的介紹,以縮小作品、圖表、影像的方式呈現。
2.陳列國內外石雕相關的書籍、影音媒體進行販售或觀賞,並建立相關資料庫。
3.定期舉辦相關的藝術教育活動,讓民眾在非藝術季的日子裏,就能理解石雕媒材的特殊性以及藝術觀賞的方式。
4.進一步思考石雕藝術與環境與人互動的可能性,並營造石雕公園整體獨特的空間氛圍,這部分需要藝術家的共同參與。

如此長期培養參與石雕藝術欣賞,並具解讀藝術作品基本能力的觀眾是首要的步驟,這樣一來,等到藝術季活動時,也才能吸引民眾參與,也提高藝術季的整體素質。當然在此同時,也能累積石雕公園本身相關的教育資源與公信力。

再者,石雕創作營的整個過程,包括草圖、藝術家創作的理念、小模型,都必須在石雕藝術創作營當中完整的展現出來,同時展示藝術家平時大量的創作素描草稿,並請藝術家提供其工作狀況的影音錄像,進行播放,訂定時間讓藝術家與民眾面對面對談,總之,盡力提供完整的創作流程,供民眾形塑整體創作行為的理解。石雕作品展示現場千萬不可喧賓奪主,擺設成廟會大拜拜似的集會場所,花花綠綠的影響對作品的觀賞凝視。

更進一步的要求是----創作營「就以花蓮為題創作吧!!」既稱台灣為美麗的福爾摩莎,又稱花蓮為美麗的洄瀾淨土,我們何不讓敏銳的藝術家以台灣為題進行創作??將創作的時間些許延長至一個半月或兩個月,這在經費上絕對不會是問題!!(這次藝術季活動耗費三干萬,而只約五百萬在藝術家上面)就如同前述,好的藝術家是全世界的資產,而提供他們好的靈感,可以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驕傲---讓花蓮成為世界石雕藝術家的靈感泉源。相信藝術家,在他們的創作中,我們能發現花蓮的美好,重新被那些我們已經習慣的事物所感動,也讓花蓮這個城市的氛圍不斷更新有活力,這才是藝術季真正該發揮的功能。

※推薦藝術家:
Ilan Gelber   http://www.sculptors.co.il/
Tanya Preminger http://www.tanyaprem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