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02, 2005

關於石雕藝術季



不論談論任何活動,我們都可以回歸到人的需要來檢視。人類恒久談論藝術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吸引著他們,不停的回歸到這個主題??或許就如我們總驚訝於夜晚初昇的月亮,照映在海面上,散發燐燐的光亮,這種跨越時空古老的對美的想望,一直在指引我們。而當我們發現,某一種人類,肉血之軀,窮畢生之力,在刻鑿之中,竟也能雕塑出與自然比美的作品,理當讓我們讚嘆,甚至如神祇一般的信仰。這是我們敬重藝術家的原因。

真正的藝術家,是全世界的資產。

而最好的東西總是不容易理解與言說的,竊取自Joseph Campbell的說法。如何恰當的張顯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價值??尤其在一個名為藝術季的活動中,花了上百萬的公帑邀請了世界級的藝術家,主辦單位該努力達到藝術家--藝術作品--民眾間的理解,將其試為理所當然的責任與義務。以此標準檢視二○○五年花蓮石雕創作營的作法,實在草率:做為例行性的工作,文化局首先發包給廠商,徵草圖,選出三十件之後,給予每位創作者一萬元進行小模型的製作,再以小模型競賽選出十二件作品,成為優勝,獎金二十四萬元,再請這十二位藝術家來到台灣(其中有兩位本就是台灣籍),將作品放大製作出來。二十四萬元,就如參與其中的一位藝術家所說的,「這真是一筆不小的獎金!」足以吸引許多藝術家爭相報名參加---他們當中許多都是苦哈哈的。但這位創作者卻也誠實地說:「這樣的方式並不是藝術創作,我們只是丟草圖和複製,藝術創作必須不斷有腦力激盪」。的確,這次的創作營,只是整個創作行為的一小部份,甚至只是「殘骸」,而我們在石雕公園現場看到的創作者,其實只是工人,在石雕公園最偏僻的小角落,複製自己曾經的創作,而被遊客如動物園的動物一般的參觀。

問題是,如何呈現整個完整的藝術創作過程以提供民眾理解??首先,仍得培養民眾鑑賞的基礎素養,必須回歸到石雕公園常態的藝術教育功能,試著條列出幾項建議:

1.既名為石雕公園,在園內內應設有世界石雕藝術、花蓮在地石雕創作的演變歷史、形式的介紹,以縮小作品、圖表、影像的方式呈現。
2.陳列國內外石雕相關的書籍、影音媒體進行販售或觀賞,並建立相關資料庫。
3.定期舉辦相關的藝術教育活動,讓民眾在非藝術季的日子裏,就能理解石雕媒材的特殊性以及藝術觀賞的方式。
4.進一步思考石雕藝術與環境與人互動的可能性,並營造石雕公園整體獨特的空間氛圍,這部分需要藝術家的共同參與。

如此長期培養參與石雕藝術欣賞,並具解讀藝術作品基本能力的觀眾是首要的步驟,這樣一來,等到藝術季活動時,也才能吸引民眾參與,也提高藝術季的整體素質。當然在此同時,也能累積石雕公園本身相關的教育資源與公信力。

再者,石雕創作營的整個過程,包括草圖、藝術家創作的理念、小模型,都必須在石雕藝術創作營當中完整的展現出來,同時展示藝術家平時大量的創作素描草稿,並請藝術家提供其工作狀況的影音錄像,進行播放,訂定時間讓藝術家與民眾面對面對談,總之,盡力提供完整的創作流程,供民眾形塑整體創作行為的理解。石雕作品展示現場千萬不可喧賓奪主,擺設成廟會大拜拜似的集會場所,花花綠綠的影響對作品的觀賞凝視。

更進一步的要求是----創作營「就以花蓮為題創作吧!!」既稱台灣為美麗的福爾摩莎,又稱花蓮為美麗的洄瀾淨土,我們何不讓敏銳的藝術家以台灣為題進行創作??將創作的時間些許延長至一個半月或兩個月,這在經費上絕對不會是問題!!(這次藝術季活動耗費三干萬,而只約五百萬在藝術家上面)就如同前述,好的藝術家是全世界的資產,而提供他們好的靈感,可以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驕傲---讓花蓮成為世界石雕藝術家的靈感泉源。相信藝術家,在他們的創作中,我們能發現花蓮的美好,重新被那些我們已經習慣的事物所感動,也讓花蓮這個城市的氛圍不斷更新有活力,這才是藝術季真正該發揮的功能。

※推薦藝術家:
Ilan Gelber   http://www.sculptors.co.il/
Tanya Preminger http://www.tanyapreminger.com/

4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讀完你的文章,讓沒有身歷其境的我懷疑所謂的石雕藝術季可能又是台灣另一個只重成果、不重過程的預算消耗計畫。

所謂的「成果」指的是在活動期間內有東西可以看就好,而「過程」指的則是整個活動這麼多年的進行下來:

.能醞釀出當地創作與欣賞的風氣。
.憑藉著藝術家在地創作與彼此互動的過程,建構出花蓮原生的藝術風貌。
.與日俱進的建立起「花蓮」與「石雕」之間的關連,進而形成無可取代的特色。

特別你提到的「創作營『就以花蓮為題創作吧!!』」,是一個很棒的方向,不過對於創作方向已定的創作者來說,這部份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類似帶創作者認識花蓮、在各地進行體驗的配套)、更多的經費與協助(畢竟就創作者的創作歷程來看,以花蓮為題可能只是其中規模較小卻是全新的部份,所以應該需要有資源挹注)。然而,以上提到的這些往往都是不討喜的提案‥‥講到這裡,不由得想到馬修連恩與宜蘭的互動實在太令人感動啦~

台灣流行的什麼「節」、什麼「季」往往都是徒具框架的大拜拜(喔,應該說是棚架),不知道在石雕藝術季沒有舉辦的時日,相關單位有沒有在積極進行相關的教育與鼓勵地方創作者或學生進行創作?

另外還想到,記得之前去花蓮玩的時候似乎看到各鄉鎮入口都有一個代表性的石雕,可是‥‥很多都像是天外飛來、毫不搭軋,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不好意思,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堆~

Nochi 提到...

你太客氣了。我腦袋裏的思想,像遨遊的小鳥,得一箭把牠射下來,才能踏踏實實地在土地上行走。

其實這是一堂課的觀察報告,裏頭的部份資料是同學提供的,我們也討論過幾次相關的問題,不過,大多都在藝術季經費的應用上。真是一次如你所寫的「預算消耗」計畫,消耗在一些不恰當時間、地點的表演,和缺乏品質的額外展覽(另外花費了不少錢商借了一些達利品質不甚好的作品,參觀的人也很少)。

據當地人的說法,這一次藝術季導覽的活動已有所進步,可能是承包的場商畢竟是藝術人組成的,即使對花蓮不熟悉,對石雕藝術不熟悉,也多少還是有些要求。

但不能以「小有進步」去面對一個活動,石雕藝術季在發展觀光,提昇在地藝術活力的功能上,是沒有什麼貢獻的,只是完成一個例行公事。

你提到馬修連恩與宜蘭,唉,在花蓮石雕季的同時,宜蘭與台東都蘭也都有藝術季(馬修連恩現在就在都蘭)尤其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在觀光效益和藝術、學術的成果是勝過花蓮許多的,都蘭的藝術季也有凝聚社群的功能。在地的參與太重要,而花蓮文化局完全忽視了這個部份,實在令人遺憾。

的確,以花蓮為題的創作,我想有許多發展的可能,例如我們不以競賽的方式,而每個月以邀請的方式請世界級藝術家進駐花蓮,與在地石雕家互動,與環境互動,讓藝術家的作品能融合在整個環境中,而不顯突兀,或許是一個方法。

匿名 提到...

http://blog.xuite.net/snowruya65/1
我附上我的部落格
藝術季已淪為一種政治績效的手段
我們只能期許要認清做自己

Nochi 提到...

我今天也學到一句話,叫做「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我想可以把文章書寫當做思想與表達的訓練,倒也不至於想扭轉世界。不過,還是期望自己有機會能對社會有些幫助。